跳到主要內容

醫療成就

年度:2022

  • 本院小兒部黃立民教授主持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多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在臺灣、越南總計收納超過3,000名兩個月至未滿6歲之嬰幼兒,經過兩年追蹤,發現疫苗針對腸病毒71型疾病之有效性為 96.8 % (95 % 信賴區間 85.5-100)。疫苗可交叉保護不同腸病毒71型,包括基因亞型B5及C4。疫苗組與含鋁鹽佐劑的安慰劑組相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當,多數為輕度且為自限性 (self-limited)突破性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 本院基因醫學部AADC照護團隊自2007年開始發展罕見疾病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基酶(AADC)缺乏症之基因治療,並技轉給美國PTC Therapeutics藥廠。日前歐洲藥品管理局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 同意授予這項基因治療藥物 Upstaza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的上市許可。這項藥物由研發到臨床試驗,都由臺大醫院主導,並在臺灣進行,可以說是臺灣新藥發展上的一項重要突破。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尚無其他批准的AADC 缺乏症治療方式。這是歐盟核准的第一個腦部基因治療藥物;目前歐美核准的基因治療藥物也不過大約十個。

    此技術是利用病毒載體將帶有功能之AADC基因,透過外科手術及立體定位的方式,注射到人體腦部基底核之核殼位置。這是全球第一個成功的腦部基因療法,我們用該技術在2010年完成全世界第一例的治療後,至今成功進行基因療法共30例個案。患者經過治療後症狀減輕,而且運動功能都有明顯的改善。我們也已經將此項治療成果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和Molecular Medicine等期刊。這項治療成就不只造福臺灣及全世界的AADC缺乏症患者,對臺灣的生醫製藥產業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臺灣不僅有能力研發先進的基因治療技術,也擁有嚴謹完善的臨床試驗場域,其成果不僅獲得歐美先進國家的認可,也讓臺灣的病友能夠有機會在各項新技術與新藥物臨床試驗期間,及早帶來的治癒的新契機與新希望。

  • 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團隊有全國最好的法洛氏四重症手術成功率,也照顧了全臺最多的術後患者。然而,這些患者常常在術後追蹤時發生嚴重肺動脈瓣逆流引致的心臟功能不全。過去面對這樣的問題,再次開心手術置換瓣膜是唯一的選擇。在2015年,團隊在王主科教授的領導下,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近年瓣膜技術不斷有突破性的發展,團隊也持續引進這些新一代瓣膜,與世界同步。由於團隊有世界一流的治療成功率,兒童心臟團隊在2021年8月被瓣膜原廠指定為臺灣唯一的種子指導團隊,負責指導臺灣與世界各國其他醫院進行此項治療。團隊更以自身出色的經驗與追蹤成果,向健保署申請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的健保給付。終於在2021年12月起,全臺的患者都可以受惠於這項重要的創新性介入治療。 

  • 本院邱瀚模教授所帶領的臺大醫院團隊與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成功研發出「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aetherAI Endo」,已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成為國內首項具有智慧醫材認證的產品。此成果不僅提高了大腸鏡檢查的效能,更可從目前第一階段的篩檢,到病灶診斷分類以及整體品質之控管,全方位借助 AI 優勢,輔助醫師診治,全面防護大腸癌。

    通過在大腸鏡檢查中使用AI輔助偵測病灶,可以將腺瘤的檢出率提高14%至30%,有效降低大腸癌的風險和死亡率。為了開發這項技術,研發團隊在兩家醫院收集了3000多名患者和40萬張圖像進行人工智慧訓練。目前,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和雲象科技正在進行跨院隨機臨床試驗,以驗證AI輔助篩檢的能力,全面提高每位醫師對大腸息肉的檢測和診斷能力。此外,人工智慧可以加速醫學圖像的分析,減少醫師花在這項任務上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它還可以幫助醫師識別可能被忽視的癥狀或風險因素,從而提供更全面的治療計劃。最重要的是AI輔助可以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早期發現疾病,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 末期心衰竭病患臨床表現常以惡化的心臟功能並伴隨有致命性心室頻脈的出現,為病患裝置左心室輔助器(LVAD),輔助病患左心室之功能,改善其心臟衰竭惡化以及生活品質,但此類病患仍面臨心室頻脈的威脅,過去常以電燒的方式治療,若病灶部位於心外膜則須採經皮穿刺已達心包膜病灶部位,但左心室輔助器病患因開心手術術後恢復造成心包膜沾黏而難以進行心外膜電燒,經臺大醫院心臟外科陳益祥教授率領團隊與心臟內科醫師團隊共同制訂治療對策,給予病患裝置長效型心室輔助器(LVAD)支持其心臟功能,並於術中進行心外膜3D立體電生理定位系統燒灼術(EnSite Precision cardiac 3D mapping system),術後病患恢復良好,心室頻脈發作大幅減少,恢復病患正常生活品質。此舉為國內心臟科首開先例,在亞洲更是創新之舉,且發表於國際期刊,於國際間廣為盛傳。

  • 臺大醫院於2022年10月27日為一位因呼吸衰竭且依賴葉克膜維生長達四個月的11歲女童,成功完成臺灣首例「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兩位健康器官捐贈者分別為女童的父母親。術後女童的父親已順利返回職場工作,女童的母親也已恢復正常作息,專心陪伴女童的術後復健。此項創新醫療技術,不僅為臺灣的器官移植寫下新的里程碑,也為急待捐贈器官拯救性命的國人,開啟另一種治療的選擇。

    器官移植手術的器官捐贈來源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大愛器官捐贈(deceased donor,如腦死器官捐贈及心死後器官捐贈),與活體器官捐贈(living donor,如親屬間的活體器官捐贈)。在臺灣由於器官來源不足,多年來肝臟與腎臟這兩類型的器官移植手術,使用親屬捐贈的活體器官來進行的手術案例,早已多過使用大愛捐贈器官。臺灣的肺臟移植長期以來皆使用大愛捐贈器官來執行器官移植,臺大醫院在2005年7月獲得當時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核可准予執行「人體之活體肺葉移植」新醫療技術,這次成功完成臺灣首例「活體肺葉移植手術」,病童及捐贈家屬都順利回復正常生活。

    團隊合作一直是臺大醫院的職場文化,本次「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在外科部、麻醉部、小兒部、護理部以及復健部通力合作之下順利完成,本院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肩負守護臺灣病人健康之任務,也將秉持生命無價,健康至上價值持續為器官移植的病患努力,本次移植手術的女童,在臺大醫院的協助下,開啟了她的生命之光,也期待這次罕見的案例能給有同樣需求的病友及家屬帶來一絲希望。

  • 臺大醫院對於胃癌防治與幽門桿菌治療的一系列研發,有效降低胃癌對全體國民的健康威脅

    • 建構預防胃癌的社區多層次篩檢模式: 幽門螺旋桿菌為胃癌的主要原因,臺大醫院由吳明賢教授、李宜家教授、劉志銘教授等人組織胃癌預防團隊,長期針對高胃癌發生率的偏鄉離島社區,進行組織性的根除計畫,提供長年的篩檢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與根治治療,舉例馬祖胃癌預防計畫執行迄今已將近20年,不僅當地幽門桿菌盛行率由將近七成降低至不到一成,胃癌發生率隨之下降53%,讓缺乏醫療人力的離島地區也能接受到具實證基礎的醫療服務,成果也已發表於國際期刊(Gut,獲選為#GUTBestPapers2021之一);有鑑於臺灣本島也有胃癌的高發生率地區,臺大醫院在國民健康署的支持與合作之下,針對全國原鄉進行幽門桿菌根除計畫,發展出整合邀約、檢測、轉介與治療之多層次、環環相扣的篩檢模式(JFMA),並使用電子化系統來監測篩檢品質與評估篩檢成效,根據2019年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導因於幽門螺旋桿菌的胃腺癌人數已逐年下降,臺大醫院曾於臺北主辦全球胃癌共識會議(Gut),也與消化系醫學會及國民健康署合作建立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與治療的臨床指引,這些努力不僅對社會有具體貢獻,也深具國際影響力。
    • 開發判別胃相的人工智慧系統,實際於離島落地應用: 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醫療的量能產生重大衝擊,但也加速了醫療科技的數位化發展,臺大醫院持續發展智慧醫療,使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傳輸等技術,加速新興科技的落地應用。以胃癌防治為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胃萎縮及腸組織化生,改變了「胃相」,不良的胃相與後續的胃癌風險息息相關,因此,如何正確地評估胃相為臨床處置的重點,然而,傳統的胃相判讀需要胃鏡組織切片及病理科醫師來確診,實曠日耗時,為了克服這個問題,臺大醫院在醫療整合資料庫與智慧醫療中心的通力合作下,使用海量資料進行人工智慧模型開發,可以直接由胃鏡影像來精確判斷胃相,並在資訊室同仁的跨院合作下,成功將此系統於馬祖落地使用;此系統結合了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以及遠距醫療的數位化創新,讓臺大醫院研發的人工智慧判斷系統可以實際應用於偏鄉服務,透過資訊科技的雲端協助,讓人力和資訊設備都缺乏的馬祖連江縣立醫院,可以得到和在臺大醫院內同等級的醫療協助及資訊運算資源,預期日後臺大醫院的多角化研發將可以協助第一線醫師對不同疾病下更正確的診斷。
    • 發展難治型幽門桿菌的救援處方,證實除菌治療對腸道菌叢抗藥性基因組的長期安全性: 臺大醫院也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與衛生福利部的支持下,成立臺灣胃腸疾病與幽門桿菌臨床試驗聯盟,執行多中心臨床試驗,並進行幽門桿菌篩檢,結果顯示臺灣目前成年人的幽門桿菌盛行率已從30年前的60%,降到30%,在孩童更降到10%,胃癌的標準化發生率也持續下降(Helicobacter)。在過去幾年我們開發了高療效的第一線治療處方,可達90%以上的除菌率,近年來更投入於難治型幽門桿菌第二線及第三線救援治療處方的開發,研究成果顯示,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以及含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四合一療法,在幽門桿菌第二線的治療,可分別達到93%(245/264)以及90%(246/273)的根除率。對於第二線除菌失敗者,則以另一種處方作為救援治療,最終兩組的累積除菌率分別可達97%(255/264)以及96%(261/273)。此外,研究團隊也針對這些病人腸道菌叢的組成及抗藥性基因組進行長期追蹤,並與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Emad El-Omar教授的團隊進行國際合作研究,發現在接受幽門桿菌除菌治療後,腸道菌叢的多樣性會短暫下降,但到了一年之後,已恢復到接近治療前的狀態。而抗藥性基因組在剛除菌完成時,會顯著的增加,但在八周時及一年後,可恢復到治療前的狀態。本研究的結果提供了國內外在幽門桿菌第二線及第三線救援治療的重要依據,也證實了腸道菌叢的組成及抗藥性基因組在除菌一年後皆可恢復到接近治療前的狀態,可提供除菌來預防胃癌的安全性依據,本研究的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並獲專文評論與介紹。
  • 本院眼科陳偉勵教授團隊與「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林唯芳教授團隊合作,運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技術,將谷胺酸製作成「電紡紗生醫支架─PBG」。此「電紡紗生醫支架─PBG」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在物理特性上有方向性結構,誘導神經延材質方向性生長;第二是能緩釋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谷胺酸」以促進神經生長。本院眼科團隊利用PBG做成「電紡紗人工角膜」進行動物實驗,驗證此電紡紗生醫支架在角膜神經修復上的卓越功效。實驗結果證實,「電紡紗人工角膜」在手術上容易操作;生物相容性極高,不會引起發炎或是排斥反應;最重要的是能促進角膜神經再生。此促進角膜神經再生的特性,為人工角膜醫材的重要需求與技術突破點。此外,團隊在「電紡紗生醫支架─PBG」的幹細胞實驗中,亦證明有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分化及視神經修復的潛能。團隊合作的原創結果獲臺灣專利I712628號,在角膜神經再生醫學應用上獲得第19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已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分子科學」、「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生物材料」、「材料化學B-生物材料」等國際期刊上,未來可望延伸用於全身各個系統神經修復,造福更多病友。

  • 本院泌尿部闕士傑教授引進美國FDA核准,名為經尿道攝護腺拉開術(Prostatic Urethral Lift,簡稱PUL)的微創療法。這種療法也已得到臺灣FDA核准,本院為臺灣首批使用PUL手術,成功治療了5名攝護腺肥大患者,都有很好的成效。此手術使用微小的醫材,透過特殊的植入方式將腫大的前列腺組織拉開、擴大尿道空腔(有別於傳統手術的燒灼破壞切除組織),以確保尿流順暢,不需要依靠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是一種針對男性由於前列腺增大而引起困擾症狀的微創技術,手術過程對病人的創傷最小化,手術時間約為半小時以內(有別於傳統手術40-120分鐘);病人在輕微麻醉下完成一日住院手術。

    研究顯示,此種新的手術能夠提供優異的效果,同時最小化與傳統BPH手術通常相關的潛在併發症風險。相較於傳統手術,這種微創療法的副作用會比較少,尤其沒有逆性射精或新發作勃起障礙的副作用。

年度:2021

  • 本院電腦刀中心臨床研究團隊與醫隼智慧公司進行腦部腫瘤AI(人工智慧)尖端醫療技術產學合作,開發AI腦瘤自動圈選設備VBrainTM  ,利用最先進的深度神經網路人工智慧技術,用於三種最常見的腦瘤:腦轉移瘤、腦膜瘤、以及聽神經瘤,其可在核磁造影上自動圈選出腦瘤邊界,將過往必須花上數小時的手工腫瘤圈選流程,縮短為數分鐘完成。此外,VBrain亦可協助醫師找到細小不易被肉眼發現的腫瘤,大幅提升了治療的精準度。該系統經臨床流程導入,完成了完整的臨床研究(reader study),不僅發表於頂級臨床醫學期Neuro-Oncology,此項AI腦瘤自動圈選設備亦通過美國食藥署FDA認證,成為全球首次被美國FDA批准的AI自動腫瘤圈選系統用於放射治療領域的尖端醫療設備。藉由台灣具競爭力的醫療及資訊電機跨領域產學合作,展現台灣發展生醫AI技術邁向國際產業界的實力。
  • 本院心血管中心心律不整治療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提升心律不整電燒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2018年引進三維電解剖定位系統協助單純的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的電燒治療,增加定位精準度的同時也減少輻射暴露量,增加手術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經可以達到完全零輻射的使用,自啟用以來已經成功完成近三百例零輻射電燒手術,初步結果已發表在2021年亞太心律學會,相關結果也已彙整投稿中;2021年後半年再加上心臟內超音波的輔助,全程監控手術狀況,除了更提升安全性之外,也利用其即時影像的特性,將複雜性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或心室頻脈等)的電燒手術輻射暴露量降至零輻射的境界。
    除了電燒治療外,本院心血管中心也積極發展新的治療方法。以心房顫動為例,2016年開始採用球囊冷凍消融術,至今年已經完成約300例冷凍球囊消融術;另以複雜性心室心律不整為例,複雜性心室心律不整是一種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這類心律不整的病兆往往深入心肌,以傳統的導管電燒術無法有效治療,利用光子刀做心室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是目前最新的治療選項之一,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需要心臟內科、影像醫學部以及放射腫瘤科三科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這方面的病例治療以及觀察也已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此外,本院心血管中心為全國首創臺灣第一個心房顫動整合照護計畫。整合照護能降低30%心房顫動患者的死亡率。該計畫中,患者接受完整的身體組成分析、睡眠呼吸終止症篩檢、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等等檢查,並結合多專科醫師專家,共同為心房顫動的病患提供全人照護。

  • 本院檢驗醫學部周文堅教授團隊與雲象科技合作開發「人工智慧骨髓抹片血球自動計數軟體」,將台大醫院豐富的骨髓資料庫應用在人工智慧軟體的研發。經過3年時間的投入,與台灣、美國多機構聯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骨髓標註資料集,總數量達80萬顆細胞。在個別細胞的分類上,本案開發之人工智慧軟體的正確率達到94%。在整張玻片的分類計數上,人工智慧軟體展現出與資深醫檢師相當之分類結果。此人工智慧軟體於2021年10月4日取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許可證(衛部醫材製字第007251號)。骨髓細胞計數是血液檢驗的根本,本研究案之成果可望改變骨髓細胞分類長久以來須仰賴人工計數的困境,造福全世界的醫療人員及病人。

  •  心肌梗塞是人類死亡的首領,也是急診最困難診斷的疾病之一,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是當代診斷心肌梗塞最重要的工具,但是因為太過於敏感,國際上一直無法決定最佳的診斷流程。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教授進行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研究,首先和日本順天堂大學心臟科教授井上健一證實亞洲人在急診使用歐洲0/1小時快速診斷流程是安全的,其次,李教授號召全球來自16個國家32位全球最頂尖的學者,組成大聯盟,綜合分析全球4000多人心肌旋轉蛋白臨床研究資料,研究結果證實,0/1小時流程是最安全最有效率的心肌梗塞診斷流程,當今全球普遍使用的0/3小時流程,是不安全的。這個革命性的結果刊登在重量級的內科學年鑑,預期將改寫教科書,帶動全世界心肌梗塞診斷流程的變革。

    李教授這項成就也突顯台大醫院學者除了在台灣本土疾病有傑出的研究成果,也有能力在人類主流的疾病做出重要的貢獻,更難能可貴的是,李教授證明在全球性的計劃,台大醫師不只可以當做一位稱職的合作者,也可以擔任領導者,帶領全球頂尖學者,做出重要的科學貢獻。

  • 臺大醫院致力發展尖端醫療技術,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在本院及科技部再生醫學科技發展計畫的支持下,結合器官移植、自動化、力學、材料、幹細胞、醫學倫理領域等高度互補性的教授與醫師團隊,一同為製作仿生氣管的理想而努力。近年來已順利完成25例小動物及6例大動物組織工程氣管移植的動物實驗,同時是國內唯一通過主動脈氣管移植人體試驗的團隊。並於2021年2月,為44歲男性完成亞洲第一個以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成功,同時是世界第一個利用此方法治療結核性氣管病變成功的案例。

 

年度:2020

  • 臺大醫院使用「心臟死後器官捐贈」器官成功執行台灣首例Type IV DCD 肺移植手術。

  • 台大醫院神經部的邱銘章教授所領導的醫療團隊贏得了第18屆的國家新創獎。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是全球快速老化所面臨到最嚴厲的社會、經濟、健康的挑戰,對於失智症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帶來巨大的衝擊。然而目前阿茲海默症的確診通常需要進行稍具風險的腰椎穿刺來取得腦脊髓液或者正子射出斷層攝影-分子影像的放射線暴露。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因而無法得到早期診斷來接受改變病程的治療以預防或延緩失智病徵的發作。在科技部經費的支持與磁量生技公司研究團隊的長期合作之下我們發展了運用超敏感的免疫減磁法來量測血液當中的阿茲海默症主要的病理特徵的蛋白質。我們的系統領先世界地從血液樣本就能成功的量測類澱粉蛋白與淘蛋白。我們進一步經由臨床試驗來實證系統的臨床效能與適用性,結果發表在2020年的奈米醫學上。我們在2020年底也取得了台灣食藥署臨床應用的許可,這個也是全球第一個取得國家認證的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方法。除此之外我們也針對各種神經疾患開發了血液生物標記包括巴金森氏病的阿爾發聚核蛋白、額顳葉與運動神經元疾患的TDP-43 蛋白。預期未來我們將提供各種神經退化性病人具可近性、高品質的精準醫療的服務。

  • 本院小兒部及基因醫學部胡務亮教授研究團隊,以「解開上帝的密碼—守護急重症兒童的精準醫療」獲得第17屆國家新創獎。兒童及新生兒急重症,尤其是由遺傳疾病引起者,是婦幼醫療中極具挑戰的一塊。病人如果是首次發病,在加護病房中隨時有死亡或嚴重後遺症之威脅;但是遺傳診斷通常不能在短時間內確立,使得病人無法立即得到針對其罹患疾病之精準醫療,除了延誤病情也造成醫療資源的大量付出。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們加速並優化全外顯子次世代定序的檢驗及判讀流程,縮短檢測時間為1周。本計畫一共執行了115例,有58例找到遺傳診斷,診斷率為50.4%。我們的成績證明了次世代定序在臨床診斷上的效能,以及我們的團隊執行次世代定序診斷的能力。我們的成果已經發表在小兒科優良期刊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我們也完成了臺灣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與諮詢之倫理與準則的發表,可以為病人提供高優質的精準醫療服務。
  • 臺大醫院內科楊鎧鍵副教授暨主治醫師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蛋白thioredoxin domain containing 5 (TXNDC5)在肺臟纖維化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新發現對於肺臟纖維化之治療提供了新方向。該論文於2020年8月26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特發性肺纖維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是一種最常見且最致命的間質性肺病,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IPF患者的藥物選擇很稀少,治療效果也不是很明確,使得IPF病患在治療上遇到許多困難,預後也很差,往往需要進行心肺移植才能存活。因此找出新的IPF致病機轉,並藉此開發新型治療IPF的策略及藥物,對改善IPF患者臨床照護與預後,是一個迫切需要投入研究量能的重要課題。
    內質網蛋白TXNDC5是一種蛋白質雙硫異構酶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主要位於細胞的內質網,其功能被認為和催化蛋白摺疊以及參與胞內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楊醫師實驗室團隊於2018年研究發現TXNDC5在心臟纖維化中扮演重要角色(Shih YC and KC Yang, Circ Res 2018, doi: 10.1161/CIRCRESAHA.117.312130)。博士班學生李姿涵延續在心臟的研究,發現TXNDC5在肺臟纖維化的形成也具有不可或缺的角色。TXNDC5主要透過影響肺臟纖維母細胞中TGFbeta receptor I的穩定性及表現量來強化TGFbeta訊息傳遞路徑,造成肺臟纖維母細胞的大量活化增生及胞外基質堆積,引起肺臟纖維化。研究團隊在IPF病患肺組織以及肺臟纖維母細胞中發現TXNDC5基因及蛋白表達量比正常人高,而在小鼠的肺臟纖維化動物模型中也證實,利用誘導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敲除纖維母細胞中TXNDC5基因表現,能有效減緩肺臟纖維化之進程並改善肺功能。未來本院團隊也將開發抑制TXNDC5活性的藥物,可望能作為肺臟纖維化病患的新型治療藥物。

  • 本院外科部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早期肺癌創新手術的研發。我們肺癌手術的特色為「單孔無管,精準定位」,除發表超過50篇相關SCI論文,每年更吸引超過1200名國內外肺癌病患在本院接受手術,為華人早期肺癌手術的第一選擇,於2020年1月14日與臺大公衛學院陳保中教授召開「愛護我們的肺」臺大醫院新春記者聯誼會。同時與國內頂尖研究團隊合作早期肺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最近與中研院化學所陳玉如所長合作的跨國多中心登月計畫,以蛋白體學分析臺灣不抽菸早期肺癌的成因及致病機轉,於2020年7月榮登國際頂尖期刊Cell,並於7月17日在中研院召開記者會。

年度:2019

  • 本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內科部蘇大成教授研究團隊,領先的研究論文發現,民眾最常暴露的塑化劑的代謝物鄰苯二甲酸己基乙酯(Mono(2-ehylhexyl) phthalate,MEHP),對心臟血管有相當不利之健康效應。在平均21歲的年輕人的世代追蹤研究,發現不僅與動脈硬化的早期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關,也發現了MEHP會與胰島素阻抗皆有明顯正相關。今年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塑化劑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呈現劑量效應的正相關,成果刊登於2019年7月份Environmental Pollution。此外,研究團隊在中年的冠心病對照研究,發現塑化劑(主要是DEHP)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相關,會暴露較高濃度的塑化劑,成果刊登於2019年5月份Ecotoxicit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這些研究指出,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必須避免塑化劑的暴露,尤其是DEHP。本院與公共衛生學院於2019年5月2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關心注意,引起全國媒體及民眾廣泛回響。
  • 本院婦產部施景中暨心血管中心李任光教授、放射科劉高郎教授,以及泌尿科、小兒科、麻醉科、外傷重症團隊等,針對重度植入性胎盤及產後大出血孕婦,首度發表不切除子宮之「王蟲縫合法」,大幅減少子宮切除的需要。成果刊登於於2019年2月份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此項創新手術方法已經列為國內外許多醫學中心的重要參考。
  • 本院兒童癲癇手術治療團隊,為一位因腦炎導致左側大腦廣泛腦病變合併頑固性癲癇症的3歲女童,進行微創大腦半球切開手術,術後癲癇發作完全消失並且恢復正常意識,神經功能顯著改善。手術經由一個頭皮的小傷口,在完全未切除任何大腦組織的情況下,使用內視鏡與顯微鏡順利分割兩側大腦連結神經束,為國內神經癲癇手術治療此項疾病之創舉。
  • 臺灣由於器官及角膜捐贈風氣不佳,過往60%的移植角膜依賴國外眼庫進口;然而國外進口角膜經過長途運輸、震動與溫度變化,會使角膜內皮細胞數目減少,影響角膜移植手術的成效,且病人還需依角膜品質自費支付國外眼庫5萬至10幾萬元的費用,影響經濟弱勢盲胞重見光明的機會。過去臺灣沒有具國家級眼庫,國人捐贈角膜由各醫院自行執行摘取作業,各有不同的摘取法和作業流程,也未執行角膜內皮細胞檢驗,捐贈角膜品質沒有適當的把關。衛生福利部為提升國內的角膜捐贈風氣及角膜品質,於2013年提供經費設立臺灣國家眼庫,由臺大醫院承接,另設南部辦公室於成大醫院。
    臺灣國家眼庫除建立多項標準作業流程,嚴格控管角膜品質,更採取多項策略提升角膜捐贈量,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成就為:1.角膜摘取方式由傳統的整顆眼球摘取,進展至僅摘取眼角膜,並為捐贈者放置義眼片,大幅改善捐贈者外觀及家屬感受。2. 摘取角鞏膜瓣後立即執行微生物培養,自訂捐贈角膜微生物檢驗篩選準則,提升菌血症捐贈者的使用率。2014年至2017年共697例捐贈角膜,使用率高達98%以上,手術成功率高達99%,沒有一位受贈者術後發生感染。成功增加角膜捐贈量及使用率,更改寫了菌血症患者不得捐贈角膜之思維,不再辜負菌血症角膜捐贈者的大愛。此研究成果刊登於眼科界國際頂尖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度:2018

  • 本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高嘉宏教授、劉振驊醫師、外科部陳益祥與王水深教授研究團隊,針對心臟移植後慢性C型肝炎患者,首度於全世界發表無干擾素直接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sofosbuvir合併ledipasvir或是daclatasvir之療效與安全性之臨床研究,整體清除病毒的成效為100%且治療耐受性良好,成果刊登於於2018年1月份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此項結果已經成為非肝臟移植後慢性C型肝炎患者治療之重要參考,且已經列入歐美肝臟學會之建議指引。
  • 本院婦產部張廷禎醫師帶領的醫療技術研發團隊,針對婦女骨盆器官脫垂的患者,領先全球成功開發同步矯治婦女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的網膜懸吊手術套組,並且建立混合自體組織與人工網膜的客製化手術新標竿。成果刊登於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醫學期刊,並且已獲得台灣、日本、中國、美國等世界多國專利,及多項獎項的肯定。此全球首創之醫療技術成功解決了婦女同時罹患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兩種疾病,需分二階段手術的問題。
  • 本院急診醫學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醫師帶領的醫療大數據研究團隊繼2015的研究發現後,進一步利用新發展的病例交叉設計以及病例一時間一對照硏究設計解決流行病學硏究上干擾殘差的問題,驗証了氟奎諾酮抗生素可能導致致命的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刋登於美國心臟科頂尖期刊JACC,並且獲美國食品暨葯物管理局引用,改變全球抗生素使用指南。氟奎諾是高收入國家使用最廣成長最快的抗生素,每年全球有數千萬人接受氟奎諾酮抗生素治療,李醫師的發現可能使上萬人避免罹患主動脈剝離和主動脈瘤惡化,拯救上千條性命。

年度:2017

  • 本院耳鼻喉部楊宗霖醫師帶領的醫療技術研發團隊,針對頭頸部腫瘤的患者,領先全球首創經髮際線頭頸部腫瘤切除術,成功執行無痕頭頸手術,成果刊登於耳鼻喉科排名第一的Head Neck期刊,也開發出適用耳鼻喉頭頸微創手術之軟組織自動開創器(簡稱楊氏勾),已獲得美國日本等世界多國專利,及多項獎項的肯定。此全球首創之醫療技術成功解決了頭頸部術後外觀留下明顯疤痕的問題。
  • 建立脊髓型肌肉萎縮症之新生兒篩檢模式:脊髓型肌肉萎縮症常見致死性新生兒遺傳疾病,嚴重者在出生即出現肌力下降、呼吸及進食困難等。新生兒篩檢早期普及性檢驗,將治療提前到發病前或剛發病時之黃金治療期。本院新生兒篩檢中心整合全臺醫療院所以團隊合作模式,在家長同意下利用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所採血片檢體,加驗脊髓型肌肉萎縮症,進行12萬人篩檢,找到8名患嬰,雖然1名不幸出生即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無法救治,其他7名出生健康無症狀,亦轉介2名在發病前治療,發表2017年7月Journal of Pediatrics期刊。
  • 由臺大兒童醫院王主科教授主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顯示以新的Palivizumab 給藥預防方式,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童,可以大幅降低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住院比率及嚴重度,這是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第一個大規模研究,此給藥方式未來應該可以放在治療指引上,此研究也刊登在Journal of Pediatrics。
  • 心室頻脈常會造成病人昏厥,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而小兒心室頻脈,常會造成小病童嚴重症狀需要緊急救治。過去小兒心室頻脈心導管治療成績不甚理想,過去世界多中心報告左心室的心室頻脈治療成功率約為71%。臺大小兒心臟電生理團隊發表治療成果,以心導管電燒整體成功率可以達90%,而左心室的心室頻脈治療成功率更高達93.9%,且有許多病童是在緊急休克情況下以心導管治療成功。結果也刊登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度:2016

  • 自2012年起,本院泌尿部在蒲永孝主任與陳忠信醫師的帶領下,證實馬兜鈴酸為台灣泌尿上皮癌的主要致病因,此研究成果發表於2012年5月22日出刊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隨後團隊將研究重心聚焦於馬兜鈴酸的致癌機轉、效應與範圍,發現馬兜鈴酸所造成的腫瘤突變頻率為其他致癌物質的10倍,代表其突變能力驚人,所引發的癌症的突變負荷(mutation burden)高於其他致癌物。2016年更證實僅需就TP53基因上的突變模式區別馬兜鈴酸相關泌尿上皮癌,此可應用於將來擬定個別泌尿上皮癌病人的治療與追蹤
  • 本院婦產部林鶴雄教授帶領之婦女泌尿研究團隊與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合作發表有關影響婦女膀胱過動症持續用藥或復發因子之研究,發現夜尿次數較多、服藥效果不甚理想及膀胱容積小是影響婦女膀胱過動症持續用藥或復發因子。此一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6年9月21日出刊之「停經(Menopause)」網路版。

年度:2015

  • 本院內科部、基因醫學部與臺大醫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之研究團隊合作發現抗甲狀腺藥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副作用之基因,此一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 由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主任領導之研究團隊,證實使用氟奎諾酮抗生素,可能導致主動脈膨大或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增加約兩倍。此一研究結果為全球首先證實,又因氟奎諾酮廣為使用,因此有重大之公共衛生意義,研究成果刊登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

年度:2013

  • 本院氣胸研究團隊,證實自發性氣胸病人使用抽氣標準治療後追加肋膜沾黏劑可以有效降低氣胸復發及手術機率,此研究結果已刊登於2月份之國際醫療期刊「THE LANCET」。
  • 本院肝臟移植團隊成功完成機器手臂活體右肝捐贈微創手術。

年度:2012

  • 本院發表生殖醫學團隊使用囊胚期胚胎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技術,協助染色體轉位造成的習慣性流產病患,順利於2011年11月自然產下一名正常女嬰,此為亞洲首例。
  • 本院醫學研究部與清華大學化工研究所組成之研發團隊,利用分子生物技術研發的類病毒顆粒腸病毒疫苗,並在彌猴動物試驗中,發現可以得到良好的抗體濃度,且可以中和71型病毒。此一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報告各種疫苗製備的主要期刊《VACCINE》,本研究團隊目前在腸病毒新一代疫苗的研發上也具有國際領先地位。
  • 本院發表以機器手臂完成腎臟移植,此為亞洲首例。
  • 內科部率領之多中心幽門桿菌的研究團隊,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本研究團隊創新的「序列性治療」及「療效預測模型」將改寫幽門桿菌治療準則,對於胃病的防治有重要貢獻。

年度:2011

  • 本院胸腔外科醫療團隊從2001年起開始運用胸腔與腹腔內視鏡,以微小手術傷口進行食道的切除與重建手術,目前手術已成功執行超過100例,醫療團隊研究成果已被世界外科學雜誌(World Journal of Surgery)接受,此一研究成果亦在去年獲得國際食道學會年會優秀論文獎的肯定。
  • 本院耳鼻喉部、基因醫學部及小兒部新生兒科,建立跨科部新生兒耳聾基因變異篩檢平台,迄今已完成1000多名新生兒聽力篩檢及耳聾基因變異篩檢,篩檢出17名(1.6%)的新生兒異常,同時可以偵測兒童輕度及晚發性聽損。此項初期研究成果,日前已獲PLoS One(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接受刊登。

年度:2010

  • 本院成功完成高階單孔微創腹腔鏡脾臟切除手術,此為國內首例。
  • 混合式基因療法成功治療土撥鼠多發肝癌,並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
  • 完成交叉試驗陽性心臟移植手術。

年度:2009

  • 成功研發碘–123標記的MIBG,並自行生產氟–18標記的F-DOPA,可協助神經母細胞瘤之早期診斷與追蹤,有效提升存活率。
  • 結合專利器械,完成「單孔微創胃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傷口只有兩公分,使腫瘤及衰弱患者術後恢復迅速且良好。
  • 發表亞洲首例植入兒童型迷走神經刺激器治療頑固型癲癇病童案例,對於無法以外科顱內手術、抗癲癇藥物或生酮飲食來輔助治療之頑固型癲癇病童,有相當大之助益。
  • 發表以使用釹雅各(Nd:YAG)雷射治療復發性角膜糜爛,有85%的成功率治癒大範圍復發性角膜糜爛,成果刊登美國眼科醫學會期刊“眼科學” (Ophthalmology),也被“眼世界”(Eye World)雜誌報導。
  • 整合小兒部、基因醫學部及外科部,以團隊合作模式救治來自泰國之瓜胺酸血症男嬰,成功建立急重症跨國醫療模式。
  • 發表亞洲唯一無框架深腦部刺激技術(DBS)治療巴金森症患者,可以縮短手術時間3-4小時,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
  • 發現治療尼曼匹克症C型的藥物,可以有效遏止病況的惡化,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該藥物並經歐盟通過為治療尼曼匹克症C型的藥物。
  • 發表具國際突破性之血癌病人新診斷技術,以磁振掃描結合創新分析模式,可準確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治療的效果與存活。

年度:2008

  • 以葉克膜(ECMO)支持117天,成功拯救溺水呼吸衰竭病人,為全球使用ECMO最長案例。
  • 完成亞洲首例藉由胚胎床前基因診斷技術,正確選擇出非地中海型貧血又具同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的胚胎,植入母體後成功懷孕,並順利產下女嬰。
  • 成功完成無心換心手術,病患在全心臟摘除下,以葉克膜在無心臟狀態下維持生命長達16天後,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
  • 基因醫療團隊完成全世界第一個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模式。

年度:2007

  • 完成國內首例,成功地利用雙腔式心臟移植手術同時解決上腔靜脈病變與嚴重心臟衰竭。
  • 李伯皇教授率領肝臟移植團隊,應邀到越南協助完成首例越南成人活體肝臟移植。協助越南越德醫院完成首例成人活體肝臟移植,並被列為越南該年度醫療界大事。

年度:2006

  • 全球首度使用「鉀鈦磷雷射」進行內視鏡鼻咽切除術以治療復發性鼻咽癌患者。
  • 完成國際上第一個 C型肝炎干擾素治療適藥性檢測「藥物基因體」研究與藥物療效檢測。

年度:2005

  • 完成亞洲首例「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臟移植」。

年度:2004

  • 承接全球最大「HPV-008子宮頸癌疫苗」臨床試驗。

年度:2003

  • SARS病案處理獲得世界之肯定。
  • 完成全球首例以異體迷你幹細胞移植術成功治療鼻咽癌病例。

年度:2001

  • 全球治癒率最高的鼻咽癌療法-鼻咽癌 KHR療法。
  • 完成全球首例皮膚幹細胞移植到眼角膜手術。

年度:2000

  • 完成亞洲年齡最小心臟移植病例。
     

– 2000年以前 –


年度:1999

  • 完成亞洲首例微電極定位治療巴金森氏症手術。

年度:1998

  • 成功完成世界首例急凍心臟手術。

年度:1997

  • 完成 93 歲高齡病患肝癌手術。

年度:1996

  • 創亞洲首例,由植入人工心臟過渡到換心手術。

年度:1995

  • 完成全國首例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ICD)手術
  • 完成全國首例胰臟移植成功。
  • 完成首例以臍帶血取代骨髓移植手術。
  • 外科林佐武教授發明取自頭皮真皮之微皮移植法。
  • 完成本院首例心臟與腎臟同時移植手術。
  • 購入台灣首部TOMTEC立體超音波並完成全國首例胎兒面部立體構圖。
  • 完成本院首例肺臟移植手術

年度:1994

  • 完成首例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
  • 完成全球首例胎兒腹水抽取術。
  • 完成全國首例連環式換心手術。
  • 完成早產胸腹連體嬰之分割手術,創體重最輕之世界紀錄。

年度:1993

  • 開始施行開放性動脈導管之心導管閉合術。

年度:1992

  • 完成全國首例高劑量化學治療及週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 完成首例小兒肝臟移植手術。

年度:1991

  • 完成院內最年輕開心人之大動脈轉換手術。
  • 完成於本院誕生之劉姓男腹胸連體嬰之分割手術。

年度:1990

  • 啟用台灣第一部1.5T之高磁振造影機。

年度:1989

  • 全國首例冷凍胚胎試管嬰兒誕生。
  • 完成本院首例肝臟移植手術。
  • 完成亞洲最年輕換心人之心臟移植手術。

年度:1987

  • 完成全國首例換心手術。
  • 本院首例試管嬰兒誕生。

年度:1986

  • 全國首例後天免疫不全症 (AIDS) 病例於本院發現。
  • 完成廖姓女連體嬰分割手術,創世界年紀最小胸腹坐骨相連金氏記錄。

年度:1985

  • 完成全國首例胎兒採血術。

年度:1984

  • 完成全國首例異體骨髓移植。
  • 完成本院首例經內視鏡取腎結石手術。

年度:1983

  • 完成全國首例自體骨髓移植。

年度:1981

  • 新生兒腦部超音波檢查開始。

年度:1980

  • 完成幸玫、幸玟連體女嬰分割手術。

年度:1979

  • 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成功。

年度:1978

  • 啟用全國第一部超音波瞬間掃描器。
  • 完成首例W.P.W.症候群之手術治療。

年度:1977

  • 首次為心臟病人安裝可使用十年的新式心律調整器。

年度:1976

  • 全國首例肩胛關節全人工置換手術由陳漢廷等人完成。
  • 啟用全國第一部直線加速器。
  • 完成全國首例更換心臟三個瓣膜手術。

年度:1975

  • 引進全國第一部血液分離儀。
  • 完成雙重心臟手術移植動脈及更換人工瓣膜。
  • 全國首例同種肌腱移植手術由劉堂桂等人完成。

年度:1974

  • 全國首例成功大動脈轉移症Mustard式手術,由洪啟仁等人完成。
  • 東南亞第一部內視鏡彩色閉路電視設備啟用。
  • 完成全國首例腦血管循環障礙手術。

年度:1973

  • 全國首例成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由朱樹勳等人完成。

年度:1972

  • 全國首例斷指接合手術由蔡智民等人完成。

年度:1971

  • 鈷六十Theratron 80啟用。

年度:1969

  • 完成首例長久性心律調整器裝置。
  • 完成首例人造生殖器手術。
  • 完成首例屍腎移植手術。
  • 宋瑞樓教授領導開始研究B型肝炎外套抗原。

年度:1968

  • 完成首例臨時心律調整器設置。
  • 首例成功活腎移植手術由李俊仁等人完成。

年度:1967

  • 開始使用人工洗腎機進行血液透析。

年度:1964

  • 首例開心手術由林天祐等人完成。

年度:1963

  • 以慈德式電氣透析裝置完成全國首次血液透析治療。
  • 開始小兒心臟導管及顯影術診療。

年度:1958

  • 鈷六十治療開始。

年度:1957

  • 開始使用碘131治療。

年度:1954

  • 林天祐教授首創以手指切肝法,成功完成肝切手術。

年度:1952

  • 購入全國首套胃鏡施行胃內視鏡診斷術。

年度:1951

  • 劉禎輝發明細胞快速染色之劉氏染色法(Liu’s stain),至1990年代仍普遍為國內外醫界應用。

年度:1940

  • 劉禎輝研發製造「人工氣胸機」。

年度:1938

  • 首例施行直腸鏡檢查。

年度:1913

  • 橫川定發現橫川氏吸蟲獲獎。